近期,价值投研对全球疫情修复情形、以及航空板块的修复进行了密切的跟踪:
1月17日 《【航空】12月:春秋、吉祥仍保持恢复领先,三大航或迎修复提速》 ;
1月31日 《【航空】Q4白云机场、春秋航空环比改善,国内外疫情边际好转》 ;
2月8日 《【航空/机场】全球疫情改善下,哪家企业更受益》 ;
2月21日 《【航空/快递】1月最新数据跟踪》
1月18日至今,中国国航、春秋航空、华夏航空分别上涨21%、14%、33%。
以当前海内外各项数据来看,全球航空的最低点时期已经过去,其基本面将在2021年迎来逐步修复,且估值将先于业务数据的修复。
本文将:
1)对最新的国内外疫情情况进行跟踪;
2)深度解读A股六大航空公司相关情况。
一、疫情恢复情形:以色列领跑全球接种率已达90% ,多国对于接种进度表示乐观
我国大多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业务截至1月底,仍仅恢复至5%以下,所以,当前可能出现较大边际变化的观察窗口仍然在于全球疫苗施打情形、国际航线恢复情形。
最新接种进展上,全球发达地区加速推进,防疫成效显著;国内稳步推进,部分地区启动全面接种。
(1)全球方面
发达地区接种加速推进,对疫情控制贡献影响显著。
以色列接种疫苗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最高(92.46%),阿联酋超过60%,英国超过30%,美国为22%。接种人群逐步扩围,如意大利放宽新冠疫苗接种年龄上限,从55岁提升至65岁。
随着疫苗接种率持续提升,海外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自1月中旬以来持续下降,尤其进入2月后下降更明显,疫情控制成效良好。
美国方面也表示,将在5月底前生产足够全美国成年人接种的疫苗,此时程比原先预计的提早了两个月。
(2)国内方面
接种稳步推进,进度相对较慢。截至2月28日,国内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5200多万剂次,接种率约3.56%。当下阶段,国内绝大多数地区接种主要面向的是重点高风险人群。
从上海昨日刚刚发布的《上海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出,方案主要还是围绕高风险人群,将接种进度安排分两步:上半年重点按照单位整建制推进感染和疾病传播风险高的人群接种,下半年重点按照社区网格化推进感染后导致重症风险高的高危人群接种。
钟南山日前表示,为达到群体免疫目标,到今年6月,中国新冠疫苗接种率计划达到40%。考虑到当前一季度末接种率依旧处于较低水平,二季度国内新冠疫苗接种或将加速,疫苗产业链有望受益于国内接种加速下的疫苗放量。
国内部分地区也已开始启动全面接种。如北京大兴区此前宣布,2月17日起全面启动大规模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北京市疾控中心于昨日表示,目前已为部分有接种需求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下一步将根据国家意见适时全面开展老年人接种。
二、国际航空旅游修复加速进行中
在国际疫情转向乐观的大环境下,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也在2月底表示,关于新冠病毒的旅游通行证方案有望在数周内落地。由于疫苗的全球接种仍需较长时间,旅游通行证将是全球全面接种疫苗前的一项替代方案。一旦本方案正式全面落地,将有助于在今年年内重新启动国际间的免隔离航空旅游。
由于不同国家航空修复进度不同,预计我国航空板块的业务、业绩也将呈现多阶段修复的特性,而非一次到位,当中将存在结构性机会。以下,对于A股上市的六大航空公司进行介绍:
1、三大航
目前来看,欧美、西亚地区的发达国家有望较早完成全面接种,而我国三大航在全球航线的布局更为完善,将更受益于全球范围的疫情好转。
【中国国航】欧美航线市占率位居国内航司第一,航线放开预期下业绩弹性最大
中国国航国内航线收入占比63%,国际航线37%。国内航线中以北京、深圳、成都、上海为核心构造四角菱形航线网络,业务集中于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公商务旅客占比高;国际线中,欧美、日韩航线皆有布局。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国航系成员航司(包括深圳航空、澳门航空、北京航空等)经营客运航线 770 条,其中国际航线137条,地区航线27条,国际和地区航线占比21.3%。国际客运业务市占率方面,以2019年的数据看,国航在欧美航线占明显优势,中美航线中,国航占比约19.6%;中欧航线中,国航占比约为23%,均在国内航司中位居第一。
欧美新冠疫苗注射持续推进,公司国际航线客运收入存改善预期。受疫情影响,20年上半年公司国际航线占客运收入营收比重为27.54%,明显低于2019年的37.9%。目前,欧美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注射,疫苗接种比例位居全球前列,有望较早完成全面接种,从而推动欧美航线复苏,公司国际航线客运业务有望因此出现边际改善。
【南方航空】广州+北京双枢纽布局,积极开拓国际航线
南方航空国内收入占比70%,国际线路收入30%。
南航是我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总部位于广州, 拥有北京、深圳等16家分公司和厦门航空等 8 家控股航空子公司,在杭州、青岛等地设有 23 个国内营业部,在悉尼、纽约等地设有56个境外营业部。2019年,公司机队规模和旅客运输量均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在国际航线市占率方面,以2019年的数据看,南航在中美、中欧航线的市占约排在国内第三的位置,中美航线中,南航占比为9.9%,低于国航(19.6%)和东航(16.1%);中欧航线中,南航占比为9%,低于国航(23%)和东航(11%)。
公司业绩低点已过,21年有望边际改善。一方面,随着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积极推进新冠疫苗注射,全球新冠疫情有望逐步得到控制,从而带动国际航线逐步开放,公司国际客运业务存在复苏预期;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已连续多日无新增本土病例,且国内新冠疫苗注射也已提上日程,预计21年国内航线将较去年出现明显复苏,公司国内业务有望反转。
【东方航空】上海+北京双核心枢纽区位优势明显,有望完善欧美长航线布局
东方航空是国有控股的三大航空公司之一,公司总部和运营主基地位于国际特大型城市上海,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上海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市场,2019年上海浦东机场及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2亿人次。新冠疫情让国际航空市场发生了大洗牌,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之前的报告,20年9月上海已取代伦敦,成为世界最大航空枢纽。
公司围绕京沪核心枢纽和西安、昆明区域枢纽,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和运力配置,在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拥有最大市场份额。2019年,公司在上海、北京、昆明、西安枢纽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0.6%、18.3%、37.2%、29.4%。
截至2019年末,通过与天合联盟伙伴航线网络对接,公司航线网络通达175个国家、1150个目的地;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已通航18个国家的40个城市,共经营“一带一路”航线137条。
公司国际收入占比在35%左右,国内收入占比在65%左右。以2019年的数据来看,东航约处于欧美航线第二名的位置,中美航线中,东航占比为16.1%,略低于国航和美联航的19.6%和17.4%;中欧航线中,东航占比为11%,居第二位。在国际航线放开预期下,预计业绩弹性仅次于国航。
2.中小航
相较于三大航而言,较小规模的航空公司如春秋、吉祥航空的国际线路则较偏重于亚洲地区,目前数据来看,亚洲地区的疫苗接种进度普遍较慢,在业务数据的修复上,或许将晚于欧美航线的修复。
【春秋航空】低成本航空龙头,国际航线以日、泰、韩为主
春秋航空定位于低成本航空业务模式,区别于全服务航空公司,是凭借价格优势吸引大量由对价格较为敏感的自费旅客以及追求高性价比的商务旅客构成的细分市场客户。
目前国内低成本航空公司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春秋航空为代表的独立成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另一类是由传统全服务航空公司成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或下属公司转型为低成本航空公司,包括九元航空、西部航空、中国联合航空和云南祥鹏航空等。
在低成本优势下,有利于帮公司穿越航空业的周期波动,近五年净利率稳定在10%,领先于三大航。
设立初期,公司主要提供国内航线的客运业务,从2011年开始加快开辟国际及地区航线的步伐。截至2019年末,国内在飞航线128条,国内各线城市往返东北亚和东南亚国际在飞航线69条,港澳台航线13条。
公司国内收入占比在68%左右,国际收入占比在32%左右,其中,以日本、泰国、韩国为主,分别占其国际线收入的35%、28%、17%,若后续亚洲地区航线修复较好,则春秋航空此部分将迎来业绩。
【吉祥航空】全服务+低成本航空混合模式,国际航线以日、泰、韩为主
吉祥航空旗下拥有吉祥航空和九元航空两大实体,前者属于如三大航的全服务型航空、而后者则属于类似春秋航空的低成本模式。
以正常年份19年的数据来看,其国内航线收入占比达80%,国际线路收入占比约20%,以日本、韩国、泰国为主,若未来亚洲地区重启国际旅游,吉祥此部分业绩将迎来修复。
公司与春秋航空差异在于:1.春秋航空为低成本航空,吉祥航空则为混合模式。2. 吉祥航空聚焦于北上广深优质商务市场。春秋航空的整体布局更下沉,优质时刻集中于上海、深圳。
3. 吉祥近年使用更高的杠杆引入宽体机,但由于遭受疫情,宽体机的成本效率优势尚难发挥,故估值相对春秋承压。
目前公司基本面修复明显,三四季度已开始盈利,在疫情好转的趋势下,前期引入的宽体机有望逐步发挥应有的成本优势。
3.支线航空
支线航空,与干线航空不同,支线航空指的是国内非大型城市之间往来的航空路线,用于满足中小型城市商务、旅游、返乡等需求,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个股的逻辑与三大航及中小航聚焦于海外航线复苏不同,支线航空的逻辑更多的是在于国内机场、航线下沉带来业绩增长确定性。
【华夏航空】支线航空龙头,将稳定享受机场、航空服务持续下沉带来的红利
12月31日,价值投研在 《【华夏航空】聊聊支线航空的成长潜力》 提过,华夏航空为支线航空核心企业,国内航线收入占了营收的99%,为国内所有航司中最高者。国内疫情控制明显好于国外的背景下,境内航线营收的回复速度大幅早于境外线,带动主营国内线的华夏航空率先扭亏为盈,叠加20年低油料成本利好,20年全年获利乐观。
在业绩的稳定性、成长性上,15-19年,华夏航空年均增速为46%,同样远高于三大航的8%-16%,以及春秋、吉祥的19%、30%。
而在业绩潜力上,2月底公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民用运输机场要达到400个。相当于未来十五年,中国将新增159个机场左右,增长达65%,平均每年要新增10个机场。此外,纲要当中还有一句关键的意见:未来“市地级行政中心60分钟到机场,基本实现地级市之间当天可达”。
也就是说,未来许多三、四线,甚至以下的城市,在一小时车程内都将享受到机场服务;这代表着,接下来每年持续新增的机场当中,绝大部分将属于支线机场,将为支线航空行业持续提供基础建设,而支线航空龙头华夏航空也将随之享有快速而稳定的增长。
三、小结
华夏航空以国内航线为主,国内航线营收占比约99%。而境内航线恢复速度大幅早于境外航线,华夏航空因此较早得到业绩修复,这也是近期涨幅较好的主要原因。
三大航的国际航线以欧洲和美国航线为主,境外收入占比依次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随着欧美新冠疫苗注射持续推进,欧美航线有望逐步开放,未来业绩修复弹性的大小预计也将依此次序排列;
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的国际航线以日本、韩国和泰国等亚洲地区为主,目前来看,亚洲地区的疫苗接种进度普遍较慢,在业务数据的修复上,或许将略晚于欧美航线的修复。